文章亦有載於<佛門網>
以下MP3檔是以Google Voice 製成
世界衛生組織(WHO)在 今年三月十一日宣佈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」,至今已九個多月,疫情還沒有緩和跡象;但防控感染所需的行為改變正變得持久,至令公眾在參與預防COVID-19傳播的措施變得困難和疲累。究竟可以怎樣抗疫而不感疲勞?大眾又可以怎樣過度這個危機呢?英國著名醫學雜誌《柳葉刀》精神疾病專刊(Lancet Psychiatry)最近刊登文章,呼籲疫情當前,當務之急是提供及時的心理健康護理;而對於佛教徒來說,這一次世紀疫情,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啟示,其中一點就是可以借這個逆境來推廣提升身心健康的重要,特別是如何提高自我忍耐的能力,來過度難關。
唐朝有兩位很有名氣的僧人,一位名叫寒山,相傳是普賢菩薩的化身;另一位名叫拾得,相傳是文殊菩薩的化身。有一次,寒山問拾得:「今有人侮我、冷笑笑我、藐視目我、毀我傷我、嫌惡恨我、詭譎欺我,則奈何?」拾得便回答:「子但忍受之、依他讓他、敬他避他、苦苦耐他、裝聾作啞、漠然置他、冷眼視之,再過幾年,看他如何結局。」以上對話,既闡揚「忍」是一種美德,亦教授人們如何待人接物之道。佛教徒行菩薩道,修六度萬行,「忍辱」是其中的重要元素。忍辱是六波羅蜜多之一,意思是安忍、忍耐。從原始的《阿含經》到大乘的許多經典,處處提到忍辱的重要性。如《南傳法句經》中云:「於此世界中,從非怨止怨,唯以忍止怨;此古聖常法。彼人不了悟,我等將毀滅。若彼等知此,則諍論自息。」《大乘四法經》裏講:「甯捨命難,要修安忍,不要嗔恨。」又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五十七:「云何忍辱?謂由三種行相應知:一、不忿怒,二、不報怨,三、不懷惡。」《大智度論》卷十四記述歌利王(迦利王) 和忍辱仙人的典故,則闡釋修忍辱波羅蜜多的最高境界:羼提 (忍辱) 仙人在大林中修習忍辱和慈心。正好迦利王率領宮女們到林中遊戲,吃喝一頓以後,國王小睡片刻。宮女們遊玩花叢林間,見到仙人,恭敬禮拜,仙人為她們解說慈心和忍辱,她們很歡喜,久久不散。迦利王醒來,沒見著宮女們,於是拔劍追蹤,看見她們圍繞著仙人站立,驕慢與妒意大發,憤怒地質問仙人說:「你在做甚麼?」仙人回答:「我在這裏修習忍辱和慈心。」國王說:「那我要檢驗你,用利劍割下你的耳鼻,斬斷你的手腳,如果不起瞋心,就證明你修忍辱!」國王在切割時,問:「你心有擾動嗎 ?」 仙人回說:「我修慈心和忍辱,心完全不動。」國王認為空口無憑,仙人就發誓:「如果我確實修習慈心與忍辱,血將變成乳!」結果血立即變成乳。國王大驚,趕快帶領宮女們離去。然而,林中的龍神為了幫仙人出頭,用雷電劈死國王。仙人成就忍辱與慈心,毫不計較惡王對他的傷害,是因為體悟了我空與法空,心中了無所住,才能成全慈悲與安忍。據此,般若波羅蜜是成就忍辱波羅蜜的根本基礎。《金剛經》說:「須菩提,忍辱波羅蜜,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,是名忍辱波羅蜜。」,就是指出佛在娑婆世界,以忍辱波羅蜜悟道,因為娑婆世界,諸惡充滿,非忍辱不行。
「忍辱」在《大般若經》中叫做「安忍」,是安於忍耐。修忍辱或忍耐波羅蜜多,即包括忍讓、耐苦、堅毅和寬恕四種德性的修行,缺一不可。「忍讓」並不等於怕事,也不是懦夫行為,忍讓的背後是以智慧為基礎,避過劍拔弩張的場面,減低憎恨心的負面影響,用理智去處理事情。「耐苦」是每一個成功人士的要素,這個世界是沒有免費午餐的,不能忍苦耐勞,就不會成功。要修行,在身心上必會遇到不少痛苦和挫折,要度眾生,是「難行道」,若沒有耐苦的能耐和「堅毅」的精神,一定不會成功。有些人能逆來順受,不以行動來報復,但其實心中怨恨難平,這怨恨的種子,會毀掉人的一生,所以「寬恕」是忍耐文化的根本精神。佛教徒對眾生有慈愍心,了知無緣大慈和同體大悲的道理,明白眾生和自己在迷困中不能自拔,自然能寬恕自己和原諒眾生。
為甚麼要修忍辱波羅蜜多呢?一是為了對治「瞋恚」,使心安住,更重要的是忍辱可以積集菩提的資糧,如《維摩詰經》中說:「忍辱是菩薩淨土,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。」又以《優婆塞戒經》中所言:「善男子!若有智人樂修忍辱,是人常得顏色和悅,好樂喜戲,人見歡喜,睹之無厭。」由此可見,忍辱波羅蜜多有殊勝的功德利益,更是成佛之因。
中文的忍字,上面是刃,下面是心,像一把刀插在心中,是很痛苦很不易做到的事。這裏提供一些修行途徑以供大家參考。一是修「自他換」,多從別人的處境著想,把自己放在別人的處境去考慮問題。二是「無量心」的修持,「無量」即是無限量,就是無限量心念和正能量擴展的訓練;從面對自己,至親朋好友,再之後是陌生人,最後是一些你討厭憎恨的人。修持「無量心」的重點是提醒自己,自己喜歡與討厭的人都時常在內心深處影響著自己的思維和情緒,是修習忍辱法的竅門。三是常常憶念佛陀以他為榜樣,因為佛是「容忍的大海」。第四點是把眾生當佛菩薩般看待,因為眾生是未來的佛。第五是修「六忍」,《佛遺教經》提到:「忍之為德、持戒苦行、所不能及、能行忍者、乃可名為有力大人、若其不能歡喜忍受、不名入道智慧之人。」
「六忍」中的第一種叫「力忍」,一個人在受辱的時候縱然已起嗔心、但如能即時覺察瞋念的升起,瞭解到瞋火之害、以觀照力克制竭力忍耐、使不發作,此種功夫稍有勉強,故名為「力忍」。第二種是「忘忍」,就是說凡事我都把它忘了,作算了。第三種叫「反忍」,遇到人家侮辱我時先反躬自問、自己是不是有不是之處,而應得如此報應。第四是「觀忍」,每當辱境發生,就用「空」 觀智慧來照察。第五是「喜忍 」,當遇到屈辱時,能夠生起感恩心而歡喜接受,如經中所說敵人是你人生中的「逆境菩薩」,也是你生命中的「逆增上緣」,來幫助自己修行。最後是「慈忍」,對於侮辱我、欺負我的人,不單不起煩惱,也沒有報復之心,更應為他著想,以慈心予樂,以菩提心來度他。第六是可以依唯識宗用「別境心所」來修忍辱。按唯識義理,每個人的「心理狀態」共有五十一種,稱為「五十一心所」。這五十一心所可以歸納為六種,包括五個遍行心所、五個別境心所、十一個善心所、六個根本煩惱心所、二十個隨煩惱心所以及四個不定心所。其中別境心所是指欲、勝解、念、定、慧。首先,「欲」心所就是希望、希冀的意思,希冀望自己能做到難忍能忍。第二個別境心所名為「勝解」,意思是於所緣境有正確瞭解,而無所猶豫,決定確信之意。從勝解心所,我們應當如實理解忍辱波羅蜜多的意思和應用。第三個別境心所是念心所,「念」是記憶的意思,凡是感官接觸過的對境,或思惟過的義理,這種記憶作用就稱為「念」。我們可以從念心所著手加強忍辱的能力,舉例如早晚讀誦《南傳法句經》:「於此世界中,從非怨止怨,唯以忍止怨;此古聖常法。彼人不了悟,我等將毀滅。若彼等知此,則諍論自息。」受了瑜伽菩薩戒的佛子可多讀關於障忍辱的經句;透過反覆的讀誦和憶念,於識田中不斷薰習,加強忍辱力量。第四個別境心所是「定」心所,這是正定的意思,能令心專注凝聚,而不散亂。定力的增長一定能加強忍辱的力量。最後一個別境心所是「慧」心所,「慧」即智慧,是明白抉擇、思考推度的意思。這個智慧就是心經所說的「空」的智慧,亦是《金剛經》所說的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。最後當然是只有體悟「空性」,了知自己是空,他人也是空,修習忍辱之事亦是空,三方面都不執取其為本性實有 (三輪體空),始能有真正的忍辱境地,才能真的做到無怨無悔無求,而忍辱波羅蜜圓滿時,就是接近佛的境界了。